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确定?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吗?今天给各位分享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法律规定监护人要做些什么、法律如何处理父母对子女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进行解释,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
2、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
3、法律规定监护人要做些什么
4、法律如何处理父母对子女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
委托监护人可以由父母委托他人行使监护权,也可以由法定监护人委托他人行使监护权,若发生损害责任,监护人是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子女的姓氏一般在出生后办理户籍登记时便予以确定。
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子女在办理户籍登记时确定的姓氏,应视为父母双方合意的结果,在子女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成年以前,对子女姓氏的更改应由父母双方协商同意。在父母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基于亲权的延伸,仍有权要求对方保持子女的姓氏(一般是父方会要求子女仍继续保持随自己的姓氏)。若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
法律规定监护人做什么事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
一、父母对子女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法律如何处理?
父母拒不履行抚养义务如果造成严重的后果,父母将承担法律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必须承担。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用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子女或其近亲属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
法律依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作了规定,即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指有义务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及对生效判决、裁定有协助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拒不执行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方式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形式,是...
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关系如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同时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本文地址:https://2slw.com/zuixinwz/4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