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录

劳动争议 诉前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的解决途径)


文章编号:10047 / 分类:最新资讯 / 更新时间:2023-11-18 21:34:12 / 浏览: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劳动争议 诉前调解的一些知识点,和劳动争议调解的解决途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诉前调解传票是什么意思

1、诉前调解传票是指法院在诉讼程序开始前,为了促使当事人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发出的一种对被告方的传票。

2、传票通知被告方参加针对该案件的调解会议,共同商讨解决纠纷的方式和条件,以避免正式的诉讼程序。

3、传票一般由法院发出,要求被告方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席调解会议。在调解会议上,各方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并通过互相让步、讨论、协商等方式,寻求达成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4、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可以签署调解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调解不成功,双方可以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

二、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有什么不同

你好,诉前调解是指在案件正式立案前,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解决争议的方式。庭前调解是指在案件开庭前,由法院安排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方式。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调解的时间和方式,诉前调解是自愿协商,双方可以选择调解的方式和时间;庭前调解是由法院安排,当事人必须参加,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三、诉前调解的最新规定

1、关于民事诉前调解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

2、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规范诉前调解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的规定》《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3、第二条适用诉前调解程序应当遵循自愿合法、调解优先、诚实信用、便捷高效、规范有序的原则。

4、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对来诉案件进行诉讼风险评估,告知并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5、第四条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转入诉前调解程序;不同意的,填写《不同意调解确认书》,转登记立案。

6、第五条下列纠纷在立案前应当进行诉前调解:

7、(十)数额较小的民间借贷、买卖、借用纠纷;

8、(十一)物业、电信服务合同纠纷;

9、(十二)水、电、气供用合同纠纷

10、第六条各级法院应当安装使用人民法院“分调裁”平台,对诉前调解案件编立“诉前调”字号,统一管理。

11、第七条在诉前调解阶段,应当指导当事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12、第八条对进入诉前调解程序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委派手续、诉状副本和证据等案件材料移交相关调解组织(调解员)。

13、第九条调解组织(调解员)收到案件材料后,应当向相关当事人发送《调解通知书》、诉状副本和证据复印件。

15、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对诉前调解程序的各个环节给予指导、规范和监督,必要时可以参与调解。

16、第十二条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应当制作调查笔录和调解笔录,固定当事人的诉求、事实证据,整理争议焦点,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17、第十三条经诉前调解程序达成调解协议的,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18、(一)符合申请司法确认条件的,可依据法律及最高法院关于特邀调解的规定,立案后依法审查确认;

19、(二)申请出具调解书的,立案后依法审查并制作调解书;

20、(三)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债务人不适当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1、(四)即时履行完毕或有其他情形的,当事人不申请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的,填写《调解情况登记表》备案。

22、上述(一)(二)(三)项人民法院制作的司法文书送达生效后,当事人均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23、第十四条诉前调解不成的,调解员填写《调解情况登记表》后转诉讼程序,并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繁简分流。

24、第十五条诉前调解程序终结时,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应当用书面形式记载调解过程中没有争议的事实,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根据最高法院有关规定,在诉讼程序中,除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外,当事人无需对调解过程中已确认的无争议事实举证

25、第十六条诉前调解期限为30日,自调解组织(调解员)接收法院移交材料之日起算,法律有规定的情形,按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书面同意延长的,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26、第十七条人民法院在医疗卫生、不动产、建筑工程、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中立评估机制,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担任中立评估员。当事人可以选择中立评估员,评估员针对评估事项出具专业技术评估报告,为当事人提供参考,促进和解。

27、第十八条下列案件可以在诉前调解阶段进行司法鉴定:

28、(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9、(六)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纠纷;

30、(七)其他涉及到身体权、财产权损害赔偿的案件。

31、对进行司法鉴定的案件应当向双方当事人发出《诉前鉴定通知书》,依照诉讼案件的司法鉴定程序进行。

32、第十九条诉前调解程序中应当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义务:

33、(一)诉讼时效从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之日起中断,起诉时间作为处理先诉管辖争议的依据;

34、(二)诉前调解阶段送达的起诉状及证据副本,适用于诉讼阶段;

35、(三)诉前调解阶段,可依法进行诉前保全,起诉时间从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之日起算。

36、第二十条诉前调解阶段免交诉讼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依法不收取诉讼费。当事人申请法院出具调解书的,在诉讼费标准减半的基础上再按缓减免规定办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在庭审中针对《不同意调解确认书》载明的事由进一步调查,如查明后认定属于无正当理由的情形,可以在判决书诉讼费分担部分判决先行负担50%以内诉讼费,剩余部分依法分担。

37、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工作实际,为诉前调解工作配备相应调解团队、人员及场所。

38、第二十二条诉前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发现案件存在虚假诉讼可能的,应当及时中止调解,并向人民法院报告。

39、第二十三条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应当随案生成电子卷宗,单独立卷归档;调解不成的,应当将相关材料移交人民法院。

40、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将诉前调解程序处理的案件,统一纳入绩效考评。调解成功案件计入调撤率。

诉前调解

41、第二十五条本规定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42、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四、转诉前调解是什么意思

1、是因为现在法院案件数量多,由委托的第三方调解机构来调解。

2、诉前调解是为了缓解案多人少的问题。原告向法院申请立案以后,法院经过审查材料符合立案标准的,则就会向原告出具一份先行调解告知书,证明案件现在在诉前调解阶段。目的就是为了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具有时间快,成本低的优势,方便当事人,节约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五、经济纠纷诉前调解流程

关于这个问题,经济纠纷诉前调解流程如下:

1.申请调解:当发生经济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受理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将安排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3.调解过程:调解员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协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4.签署协议:当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需签署协议书,并在协议书上加盖公章。

5.履行协议: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协议,如有一方不履行,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6.结案:当双方完成协议履行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将结案。

总之,经济纠纷诉前调解是一种快速、廉价、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方法。如果双方能够通过调解达成协议,不仅可以避免诉讼的繁琐程序和高昂的诉讼费用,还可以保持双方的关系,达到双赢的效果。

关于本次劳动争议 诉前调解和劳动争议调解的解决途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链接:https://www.reyaji0316.com/flbk/412075.html


相关标签: 劳动争议调解诉前解决途径

本文地址:https://2slw.com/zuixinwz/10047.html

上一篇:2022成都新能源汽车换牌手续包括哪些成都新...
下一篇:衡阳房管局电话是多少房管局地址...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2slw.com/" target="_blank">爱收录</a>